首页

灵魂救赎女王调

时间:2025-05-28 20:10:50 作者:财政统筹资源支持提振消费 浏览量:16793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其列为今年经济工作各项重点任务之首。

  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总体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财政支持提振消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政策落地以后效果如何?记者近日深入山东、重庆两地进行了调研采访。

  保障民生稳消费

  有钱才能消费,有保障才敢消费。财政政策提振消费,拿出真金白银做好民生保障,为消费者解除后顾之忧。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是提振消费的根本举策。”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财政部门把提振消费作为重点任务和必须持续用力的长期性工作来抓,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关系,将当前刺激消费与长期改善预期相结合,形成了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的良好局面。

  山东省2024年筹集资金52.4亿元,支持各市县落实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收入。同时,按照国家部署,省级统筹安排资金524亿元,将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8元,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70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重庆市通过优化支出结构,为消费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重庆市财政局局长刘小强表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8亿元,增长5.4%,收入增速高于年初预定的4.5%的增长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同时,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继续保持必要强度,教育、社保、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7.2%、12.0%、12.9%,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以旧换新扩消费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央地联动形成合力,更好地激发了政策效能。在财政支持方面,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相较去年的资金规模翻番。

  山东省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监管,管好用好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提升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保障能力;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手机等3C数码购新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政策补贴范围、标准和程序。在政策带动下,山东省消费市场反响强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庆市财政部门落实资金保障,构建“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公共预算”的资金保障机制,今年已争取30亿元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叠加地方财政配套的资金后,接续实施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各项补贴政策,新增出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截至5月21日,重庆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累计申报48.5亿元,补贴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超376万台套,直接拉动消费额超314亿元,惠及数百万名消费者。

  在山东昌硕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 4S店展厅里,造型时尚、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整齐陈列。一旁的直播团队正围绕着这些新能源汽车为线上直播间观众介绍主打车型的性能、技术和独特设计。在展厅中央,一块巨大的广告展板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置换升级至高22000元置换补贴”的宣传语赫然在目,向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传递真金白银的优惠信息。

  “自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的销量持续攀升,2024年全年销量3243辆,同比增长68.9%,2025年一季度销量671辆,同比增长109%。”山东昌硕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祝介龙表示,政府增加财政支持政策,对企业平稳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消费者给我们的反馈是,有了以旧换新补贴以后,买同款车型比以前更省钱了。还有不少之前因价格原因暂无换车计划的家庭,现在也开始认真考虑将换车计划提上日程。”祝介龙说。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这里有着全国首家京东MALL,融合了“家场景”与“智能科技”,打造出一站式购物综合体。走进京东MALL,店内随处可见“家电家居补贴至高22%,单件至高省2000元”的宣传语。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可以在重庆京东MALL进行线下体验,深入了解家电性能和补贴政策以后,再通过线上平台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线上线下都能享受政策带来的价格优惠。

  “我们店内每一件商品都配备了电子价签,借助电子价签,线上商品价格与线下实现了完全同步。消费者只需要拿出手机轻轻一扫,线下所享有的以旧换新优惠活动,线上同样可以参与,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线上线下分隔的二元结构。”京东五星电器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京东MALL店长孙剑表示,目前重庆京东MALL全场自营品类均参与国家补贴,并且可叠加京东补贴、品牌工厂补贴、银行补贴等多重福利,全部算下来消费者可以享受近50%的优惠。

  因地制宜促消费

  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如何与以旧换新补贴产品适配,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消费者的需求?在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时,如何构建起消费与当地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记者从重庆市商务委了解到,重庆聚焦本地消费需求,家电以旧换新在国家明确的十二大类基础上,将投影仪、扫地机器人等六大类产品新增纳入补贴范围,截至5月21日,家电以旧换新累计申报补贴11.3亿元,直接拉动销售59.6亿元;结合重庆的山地特征,将电动摩托车纳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截至5月21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申报补贴6.5万辆,比2024年1.7万辆净增4.8万辆,有效消除电动自行车超期服役等安全隐患。

  “重庆是美丽的山城,也是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每年往来游客很多,游客中也蕴含着潜在的顾客。”孙剑表示,考虑到重庆特有的山城地理环境,轻轨交通与商业区域紧密相连,游客一出轻轨站,就能进入京东MALL歇歇脚,体验投影仪等新增纳入补贴范围的智能产品。等顾客在线下体验好后,再通过线上平台下单,线上享受以旧换新补贴。这种因地制宜的方式把游客变成了顾客,吸引了很多潜在的消费者。

  记者从山东省泰安市财政局获悉,今年泰安市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继续实施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换新政策,新增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微波炉4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满足消费者换新需求。

  “山东作为工业和制造业大省,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三源家电利用本地优势,积极响应市场趋势和政策导向,通过聚焦销量增长和带动供给端升级,增强本土供应链供货,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也契合山东产业发展规划。”山东三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莹向记者介绍。

  王欣莹表示,2024年空调、洗衣机等核心家电销售规模显著增长,今年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加速家电产品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考虑到消费者不同需求,对于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像今年备受年轻人关注的华为鸿蒙产品,企业紧跟潮流,积极推广购新补贴;针对泰安市当地老年人群体,企业还积极推广补贴范围内的适老化产品,在满足银发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力求开辟新的消费增长点。(经济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闻周刊丨价格透明还专业!“免陪护”升级 让病人更有“医”靠

截至目前,“结亲互助”活动由最初共享社区的3个家庭3名学生,已拓展到西夏区全域66个家庭73名学生,并被国家民委编撰的《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收录为典型案例。共享社区也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宁夏唯一一家国家级“书香社区”等荣誉称号。

十宗罪

4 月 18 日 ,晶 澳 科 技(SZ002459,股价14.77元,市值488.84亿元)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的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属于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在光伏发展的过去20多年中,产能过剩属于常态。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迭代、政策调整和行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实现程度和速度存在不确定性,且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行业内部的自我调整和市场机制的优化。”

深圳邮局海关在转运货物中查获海洛因1565.6克

据媒体报道,接着,“李然还来到五华县第三小学、水寨中学、中英文实验学校等地开展励志交流活动,谈个人读书经历、作励志交流讲话”。

高校迎开学季 南昌大学万余名2024级新生陆续报到

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赴香港巡展,不仅是一次葡萄酒推介,也是一次文化交流,更是青铜峡与香港葡萄酒文化深度交融的契机。青铜峡有独特的自然禀赋、便捷的区位条件、富集的文旅资源、优厚政策待遇,希望更多香港投资者到青铜峡产区投建葡萄酒庄、臻品酒店、康养民宿、主题餐厅等业态,以“酒”为媒,深度链接葡萄酒产业发展需求和消费市场发展需要。(完)

UFC上演“中国德比” 张伟丽卫冕女子草量级金腰带

发布会上,发言人谈及的两方面内容形成对比。一方面,大陆欢迎、支持广大台湾同胞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信心和活力。朱凤莲说,近期一批又一批台胞踊跃来大陆参访,以实际行动表明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愿望和决心。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持续煽动两岸对立、阻碍两岸交流。朱凤莲回应了包括赴沪台胞被陆委会征询填信息、当局仍未松绑岛内民众期盼解禁的“禁团令”等直接影响两岸民众往来的热点事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